<i>: 慣用語文字元素
**<i>** HTML 元素表示一段與正常文字有所區別的文字範圍,例如慣用語文字、專業術語、分類學名稱等。歷史上,這些文字通常使用斜體進行呈現,這也是該元素命名為 <i> 的最初來源。
試一試
屬性
此元素僅包含 全域性屬性。
使用說明
- 使用
<i>元素來表示出於可讀性原因而從正常散文中分離出來的文字。這將是一段語義含義與周圍文字不同的文字範圍。<i>元素的用例包括表示不同文字質量或模式的文字跨度,例如- 不同的聲音或情緒
- 分類學名稱(例如屬和種“智人”)
- 來自另一種語言的習語(例如“等等”);這些應該包含
lang屬性來標識語言 - 技術術語
- 音譯
- 想法(例如“她想知道,這作者到底在說什麼?”)
- 西方書寫系統中的船舶或船隻名稱(例如“他們在碼頭上尋找銀河帝國號,這是他們被分配的船隻。”)
- 在早期版本的 HTML 規範中,
<i>元素僅僅是一個表示性元素,用於以斜體顯示文字,就像<b>元素用於以粗體字母顯示文字一樣。這不再正確,因為這些標籤現在定義語義而不是排版外觀。瀏覽器通常仍然會以斜體型別顯示<i>元素的內容,但根據定義,不再要求這樣做。要以斜體型別顯示文字,作者應該使用 CSSfont-style屬性。 - 確保要標記的文字實際上不是更適合使用其他元素進行標記。
示例
此示例演示了使用<i>元素來標記以另一種語言顯示的文字。
html
<p>
The Latin phrase <i lang="la">Veni, vidi, vici</i> is often mentioned in
music, art, and literature.
</p>
結果
技術摘要
規範
| 規範 |
|---|
| HTML 標準 # the-i-element |
瀏覽器相容性
BCD 表格僅在瀏覽器中載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