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 請求頭

Baseline 已廣泛支援

此特性已相當成熟,可在許多裝置和瀏覽器版本上使用。自 ⁨2015 年 7 月⁩以來,各瀏覽器均已提供此特性。

HTTP TE 請求頭指定了使用者代理願意接受的傳輸編碼。傳輸編碼用於在傳輸過程中對訊息進行壓縮和對資料進行分塊。

傳輸編碼應用於協議層,因此接收響應的應用程式接收到的訊息體,就好像沒有應用任何編碼一樣。

注意:HTTP/2HTTP/3 中,只有當 trailers 值被設定時,TE 請求頭欄位才會被接受。

頭型別 請求頭
禁止請求頭

語法

http
TE: compress
TE: deflate
TE: gzip
TE: trailers

逗號分隔列表中包含多個指令,並帶有質量值作為權重

http
TE: trailers, deflate;q=0.5

指令

壓縮(compress)

使用 Lempel-Ziv-Welch (LZW) 演算法的格式被接受為傳輸編碼名稱。

解壓縮(deflate)

使用 zlib 結構的格式被接受為傳輸編碼名稱。

gzip

使用 Lempel-Ziv 編碼 (LZ77) 並帶有 32 位 CRC 的格式被接受為傳輸編碼名稱。

trailers

表示客戶端不會丟棄分塊傳輸編碼中的尾部欄位。

q

當有多個可接受的傳輸編碼時,q 引數(質量值)語法會根據偏好對編碼進行排序。

請注意,HTTP/1.1 接收方總是支援 chunked,因此您無需使用 TE 請求頭指定它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 Transfer-Encoding 請求頭。

示例

使用帶有質量值的 TE 請求頭

在以下請求中,客戶端表示偏好 gzip 編碼的響應,並將 deflate 作為第二偏好,使用 q 值。

http
GET /resource HTTP/1.1
Host: example.com
TE: gzip; q=1.0, deflate; q=0.8

規範

規範
HTTP 語義
# field.te

瀏覽器相容性

另見